市县动态

土地托管谱新篇 乡村振兴焕新颜

  • 时间:2018-05-17

  • 浏览:211

  • 来源:

  • 作者:杨绣曲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2014 年,达川区被确定为全国全省供销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县。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创新开展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任务试点,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针对全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无人耕种问题,实施土地托管服务,在推动全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助推了全区乡村振兴步伐。

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保障农民利益最大化

一是高标准建设托管服务中心。 2016 年,我区成功申报全国供销总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托管项目,项目总投资 850 万元,项目补助资金 420 万元。区委、区政府明确区供销社牵头实施土地托管项目,达川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与供销社领办的檀木镇新动力种植专业合作社、堡子镇郭家坪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签订合作协议,由区农资公司指导,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目前,全区在堡子、檀木两镇建成土地托管服务中心 2 个,占地面积 16 亩,建成土地托管接待展示中心 1524 平方米、农资供应仓储设施 900 平方米、粮食仓储面积 2000 平方米、农机仓储设施 1164 平方米、大米加工厂 1300 平方米,烘房 300 平方米、地面硬化 3150 平方米,购买各类农机设备、大米加工设备、植保设备等 105 台(套、件),为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提供了强力的保障。二是高效率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在不触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与托管农户签订土地托管协议,当好农民的 “ 土地管家 ” , 有效解决了农民流转土地只获得约定租金而不能获得租出土地增值效益的弊端。同时,全区 整合当地村支两委、供销、农业、农机、水利等系统和社会力量资源,以合作制方式,建立农机、农技、农资、植保、劳务等 5 个为农服务队,成立专业土地托管服务队伍,在明确为托管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加等种植环节的同时,明确服务范围、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在稻谷生产过程中的耕作、管理、收购等环节,做到农户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全方位满足农业、农村种植需要,对外出务工农户提供半托管或全托管服务,不仅保证了农民打工种地“两不误、双丰收”,还为打工农民保留了返乡的退路,让农民既进得了城,又留得住根。三是 高质量推进土地托管服务。 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全域 实施标准化托管模式,以统一优良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具作业、统一优价收购、统一厂家加工、统一精致包装、 统一平台销售 “ 九统一 ” 标准,对托管土地进行配方施肥、栽插管理、病虫防治等,确保水稻高质高产,打消托管农户后顾之忧。

二、以农业发展为根本,促进农业服务规模化

一是破解了土地撂荒现象。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城镇转移,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达川区通过土地托管服务中心,与合作社、村级组织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在破解土地撂荒同时使农业生产走上现代化的路子。二是保障了区域耕地红线。由于托管土地不变“姓”,土地的农业用途得到有效保障,有效避免“非粮化”“非农化”,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红线。三是培育了农特产品品牌。土地托管服务保证了水稻高质高产,全区依托达川区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达川供销商城”电商平台,培育了达川区龙嘴粒粒香大米品牌,进一步拓宽了大米销售渠道,增加了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收入。截止2017年底,全区共完成托管土地1.2万亩,服务11个村,3.4万农民,服务半径约20公里,使托管农户户均增收300元。同时,全区土地托管经验做法受到省供销社青理东主任的高度评价,被省供销社在全省推广。

三、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实现农村发展科学化

一是助推了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达川区通过试点先行,为全省、全市、全区土地撂荒现象找到了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同时,土地托管服务 带动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线上线下销售,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完善了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有效融合了一、二、三产业发展,丰富延伸了土地托管内涵,助推了农业、农村产业大发展。二是助推了乡村专业人才培育。全区通过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相继将村社干部、种植大户等纳入土地托管服务培训对象,使其具备机械作业、病虫防治等能力,并及时充实到土地托管服务队伍中,使他们成为“田秀才”、“土专家”,成为了新型的职业农民。全区先后共培育种植、托管专业人才120余人。 三是助推了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资源整合,将农资、农耕、农收、加工等要素集中,实施标准化托管,解决了分散经营,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使农业科技落到实处,农资用量大大降低,能源极大的节约,从而减少了农业资源的浪费,托管区域全面实行生物防虫技术,杜绝使用农药,有利于地方为农服务体系的建设,保护了乡村生态环境。